贺州客家鸡歌
客家民间口头文学在客家传统文化领域中,占有重要的地位。客家山歌,脍炙人口,闻名于世。客家山歌的渊源,除了承传“ 十五国风”外,也从南方诸族民歌中吸取了养分。它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,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多元一体的产物。
2004年6月,广西贺州鸡歌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《民歌-中国》栏目录播后,又在粤、赣、闽、桂四省(区)客家山歌邀请赛中,荣获银奖,受到普遍欢迎。不少歌手称赞说:“贺州鸡歌好听,客家味道真足。”
广西贺州客家人多信佛教、道教,而按佛教:“生有所养,死有所藏”的原则,古人早已把丧事上的每个细节看为很庄严的大事。鸡歌调,最初,就是在乡间安龙、打醮、办丧做法事时,和尚、道士们所唱的一种歌。一般由两人演唱,一人打小扁鼓,一人打小碗锣。各唱一段,轮流进行,互相斗智、逗趣,每段唱毕,有过门,再接着唱。如一人唱,则手持碗锣边敲边唱,自由如意。唱毕一段,过门。由于鸡歌调的曲谱旋律淳朴敦厚,爽朗明快,加之唱词比、兴丰富,具有明显的即兴性和抒咏性,听众甚多。
严格地讲,鸡歌应该属于客家民间曲艺。这种歌体有唱有念,中间还可夹快板,随意变化,唱者易编,听者易明。每段有六句,每句七言九言十一言不定。一般押二四六句尾韵。段与段之间,可变韵。由于句式参差有错,语气起伏跌宕,声韵统一和谐,内容丰富,情景交融,加之动听的曲调,鼓锣的伴奏,很能吸引听众。传统的鸡歌词例:
(打锣者)唱:金鸡子呀紫金鸡, 一身穿着紫金衣。
(念):坛前,坛后,男男女女,老老少少, 齐齐都来听涯龙(计)龙鸡唱, 紫(计)紫鸡啼。鸡啼五更清早起,早早起来做脉介?背起鱼网、垒婆打鱼去(罗), 正当(阿)时。
(快板):一打打(呀)上, 打条大木杠, 一打打(呀)下, 打条大鲤麻, 翼斜斜,嘴伢伢, 就像(呀) 涯打鼓伙计(既)阿爸。
(打鼓者)唱: 金鸡子呀紫金鸡, 一身穿着紫金衣。
(念):左左右右,阿哥阿姐,叔婆伯母,齐齐都来听涯龙(计)龙鸡唱, 紫(呀)紫鸡啼。 朝朝五更清早起, 早早起来做脉介? 背到犁耙脚锄出门去(罗), 正当(阿) 时。
(快板): 一行行(呀)上, 遇到狗汪汪, 一行行(呀)下,遇条大南蛇, 头昂昂,身长长,就像(呀)涯打鼓伙计(既)婿郎。
如此即兴轮唱,相互逗趣,从五更唱到太阳升起。
新中国成立后,鸡歌这种民间演唱的形式,也被民间歌手承传下来。所唱内容和群众息息相关,加之唱词来自民间,生动风趣,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,因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。
了解更多详情请进入我要去贺州旅游网站:
特惠景点门票、酒店和特产在线预订中心: |